• 打造最专业的中国照明设计 
  • YJDGSJ66
  • 客服电话:
    周一到周五8:30-17:30

新闻中心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设计公司 » 正文

    仁川国际机场照明素描

    发布日期:2014-11-03来源:灯品网 -章道波 浏览次数:80

     近年来,韩国首尔仁川国际机场连续被国际机场理事会评为年度“全球最佳机场”。

    这项评奖活动的依据与照明本身没有太多关系,但笔者在仁川机场两次短暂的逗留,其照明确实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    正如绝大部分新建机场,仁川机场建筑的平面布局亦采用对称结构。主候机楼中心线弧长约为1080米,两条指廊长度340米,论规模比新近开通的首都机场T3小得多。

    1 仁川机场空中俯视图(来源于Google Earth)

     

    2 仁川机场平面布局图(来源于仁川国际机场官方网站)

     

    1、主候机楼通道上层

    全长1080米的主通道除了与两条指廊相接处,其余段结构基本相同,我们通过示意图来分析一下其照明设计。


    3 主候机楼空侧照明示意图

     

    2、白天光线良好时,采光玻璃穹顶提供了通道所需的自然光。由于玻璃没做特别的光学处理,阳光显得有些生硬。不过内部材质表面大都是浅色,经过多次反射,空间的光感相当好。尤其是地面形成的弧形光圈与弧形穹顶相呼应,突出了建筑的线条走向,光影陆离而不杂乱,视觉上也额外具有导向性,算是意外的收获。图4

    3、晨昏光线不够充足,穹顶平台的金卤筒灯全部开启,而夹层(服务用房)顶部的投光灯开启1/3,通过候机厅天花的反射为主通道提供了柔和的反射光。图5

    4、夜间有两种模式。一种模式,在客流稀少的深夜,照明方式与晨昏时相同。另一种模式,将夹层上的投光灯全部开启,提供更高的照度。由于夹层并非全线都那么规整,某些区段由商业用房的灯光提供补充。图6

    5、总体来看,主通道自身照明的照度相当低,估计不超过50lx。但得益于良好的垂直照度分布,光环境的主观舒适度不错。值得一提的是,金卤筒灯的反射器设计非常出色,杯罩分为两段,上端为镜面反射,控制光束;下端为螺纹亚黑防眩接圈,行人的正常视点不会看到镜面反射光。至于大空间照明中常见的地面反射眩光,更是控制得几乎无法察觉。相比之下,国内某新建机场的地面反射眩光甚至令人头晕。图7

    45 主通道日光主通道晨昏

    6 7 主通道夜间国内某机场地面

     

    6、主候机楼下层

    主候机楼的下层是到达通道。按惯例,到达厅相比出发厅照明似乎要低一档次。其原因大概在于出发厅人们有相当长的逗留期(如果航班延误,时间更长了),而到达厅似乎没有人愿意在长途旅行后还在这里徘徊的。

    的确,下层的照明手法相当简练。走道中央以反射荧光灯为主照明,两侧仅布置单排筒灯作补充。总体照度数据不得而知,但感觉略偏暗了些。每组荧光灯反射架夹着两只卤钨射灯,似乎是应急照明灯具,不过平时也亮着,在地面投下光斑,色温与主光明显区别,在弧形的走道里倒也起到一定的导引作用。

    8 主候机楼下层照明示意图

    9图10 主候机楼下层主候机楼下层照明

     

    7、候机厅

    候机厅的照明设计颇具匠心。笔者第一次到仁川机场适逢白天,当时在候机区转悠了五分钟,没有找到照明器具之所在。估计夹层上面藏灯,但根据候机厅的跨距以及天花的弧面方向判断,仅仅只有夹层的投灯光显然很难满足候机区的照度均匀度指标。果然,在空侧钢结构上最终找到了“伪装”得很好的灯具。图11

    恕我眼拙,在知名照明厂家的目录上似乎没有这种灯具的成品,那么,这应该是为机场定制的灯具。从照明的最终效果看,这种灯具并没有特别之处。感觉别致的恰恰是它非常巧妙地被固定在钢结构上,三条钢管贴着钢架结构,在半圆固定盘的配合下,将数百只投光灯呵成一气贯穿起来,与建筑结构融为一体。没有多余的管线,没有多余的支架。业界推崇的“见光不见灯”实现起来并不容易,往往受制于建筑条件,而能够让灯具“视而不见”,这就颇具匠心了。图12

    在大部分时段,我们看到只有1/3的投光灯开启。对视力不太好的人来说,这种模式下看书还是有些眼累。但若要闭目养神,较弱的反射光那是再合适不过。

    从图13看,光源的色温貌似颇有偏差,实际在现场看,很难觉察到。这其中的缘由,应该是拍照时ISO值过高所致。数码相机的动态范围大大低于人眼,但其白平衡算法以及压缩程序往往夸大色差。

    候机厅内遍布信息牌。信息牌支架两侧的PMMA装饰条饰以磨砂条纹,侧面入光,类似于导光板。尽管色纯度相当高,但亮度控制得比较合适,在宽敞的候机厅里醒目却不抢眼。以现在的眼光去看,采用T5 28W+14W组合光源,光源连接处留有阴影,这相对比较落后了。如今国内机场模仿这种做法的,都已经采用LED为光源,还可以省却滤色片。不过2001年的时候恐怕没有合适的LED光源可用。图14

    1112 候机厅候机厅灯具

    1314 候机厅照明信息牌支架照明

     

    8、服务区

    沿着上层主通道两侧是餐馆、茶馆、咖啡馆等等。各家店面有自己的装修风格,相应的照明设计也多姿多彩。不过,沿线统一采用与玻璃围挡一体化的庭院灯来提供基础照明,这种设计还是相当巧妙的。围挡是点式玻璃结构,作为支撑件的不锈钢立柱很是纤细(全长17米高2米的大围挡居然没有横向构件,不禁让人担心其结构牢固性)。立柱顶端加装70W金卤投光灯,以二次反射光为就餐区提供基础照明。撇开光环境不谈,仅从灯具选型、选色、安装等方面就可以看出,设计师是充分考虑建筑条件之后才确定照明方案的,与上文提到的候机厅的照明设计如出一辙。图15

    实际上,好的照明设计不一定都有什么高深无比的设计理念。充分尊重建筑,自身不事张扬,虚心退居幕后,为建筑空间提供光而不附着杂乱的构件,这往往就是照明设计的最高境界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1516 玻璃围挡庭院灯餐馆内部落地灯

     

    9、功能区

    如果说以上区域的灯光的服务主体是旅客,那么,功能区的主要功能更偏重于工作人员。照明设计也体现出“穷家富路”的实用主义的思想。功能区采用经典的办公照明手法:格栅灯加筒灯的组合。格栅灯严格来说不是独立的灯具,正如笔者上期介绍的慕尼黑地铁,仁川机场也采用裸管加格栅条的做法。相比独立灯具,这样从装修来说更协调一些,而营造的光环境没有什么区别。图17、图18

    筒灯的选型还是值得一说。反射杯罩两段式设计本来并不罕见,只是国内不太常使用。虽然就单个灯具而言,降低的眩光有限,但大开间往往有数千只筒灯,人们置身其中几乎任何一个方向都能看到发光面,防眩接圈实际上对整体的光环境大有改善。

    17 18 安检区照明灯具安检区照明灯具

    1920 功能区筒灯功能区筒灯

     

    10、场地照明

    场地照明,尤其是空侧场地照明,对于专业照明设计师来说,本身是相当简单的一件事,仁川机场的空侧场地照明也不过是做“对”了。笔者之所以花些笔墨来说,主要是有感于国内很多类似场所的照明根本没有做“对”。

    我们知道,空侧场地照明是为了让飞机在夜间靠港的一系列操作能有足够的、舒适的光环境,而不是为了让空港里面的人们去看飞机。飞机靠港大致有滑行操作、停靠操作、登机桥操作、上下客人、装卸货物、加油、例检等等操作。这些操作除了需要足够的照度,更需要较小的眩光干扰。

    国内不少机场空侧场地照明之所以谓之“不对”,主要是眩光角的控制不合理。如图21所示,高杆灯上层采用喇叭形对称投光灯,灯具仰角约略为80度,对于向登机桥滑行的飞机来说,正面的眩光极其严重,而地勤人员在飞机附近的作业也受到严重的眩光干扰。近来有些机场注意到这个问题,灯具配光改进了,但往往还可以看到没有调整好灯具仰角的情形,以至于灯具主光束角几乎与地面平行,依然造成强烈的眩光。

    而仁川机场的空侧照明则“正确”地采用非对称投光灯,灯具仰角为0度,由于灯具主光束角大于60度,前抛光距离完全满足要求,而眩光控制显然好得多。图25

    除了光学设计,灯杆与建筑的关系也处理得相当有意思。每座登机桥两基高杆灯分布左右,恰好作为登机桥固定部分的支撑立柱。一物两用,又与建筑相融,相得益彰。这样的设计思想在本案中就有三处得以充分彰显出来。图24

    21 国内某机场空侧照明示意图

    22 仁川机场空侧照明示意图

    23 国内某机场空侧照明

     

    24 空侧场地照明

    25空侧照明高杆灯

    由于没能走遍整个机场,上面的文字仅仅是笔者的个人印象。总的来说,仁川国际机场的照明设计简练、朴素,不浪费、不铺张,而与建筑又能兼容无隙,值得我们好好借鉴。

    (除了特别注明者,其他照片均为作者拍摄)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新闻中心

点击查看详情